对于管理者来说,要成为卓有成效的协同型管理者,需要关注如何调整自我来提高组织整体协作水平。
今天,企业绩效的来源已经由内部转移到了外部,单个企业已经无法适应巨变的时代。企业需要寻找组织之外面向未来的属性,需要伸出触角,通过与外部世界的强链接,获得更高的系统效率,这就要求管理者建立协同行为。
卓有成效的协同管理者的基本特征是:行动导向、注重结果、愿意聆听、致力增长、懂得欣赏。
行动导向
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常常“听其言”且“观其行”,对于领导者尤为如此。一旦员工发现领导者并非言行一致,就会充满质疑。真正的信任来自于管理者的行动。
70多岁的任正非,每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,都始终积极乐观而又充满活力,他身体力行践行着华为的奋斗者精神。自创业开始,任正非就秉承“艰苦奋斗”的理念,大部分上下班时间都会选择公交或是地铁,出差时自己拎包、赶车都是常态。在他的熏陶下,华为的管理层普遍以身作则,身先士卒,率先垂范。
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,一定要用行动去赢得信任,用行动去获取发展的可能性。因为,管理者的行动,会有效激励团队成员变得更加积极和富有行动力。
注重结果
2010年,稻盛和夫临危受命,历经424天创造了日航历史最高利润纪录1884亿日元。他被访谈问到去日航出任CEO期间的第一件事时,他说:
“只有把员工的幸福放在第一位,大家团结一心,经营者与员工的心灵产生共鸣,企业才能走出困境,才能获得健康发展。”
稻盛和夫的管理实践证明,只有真正帮助到员工、顾客、合作伙伴的管理者,才会真正取得绩效。
协同管理涉及各个组成成员的利益,涉及各个组成成员自身的发展,更涉及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压力。对于管理者而言,帮助每一个成员取得成效、达成目标是必须面对的挑战,并需要找到解决方案。
我们强调注重结果,就是要求管理者不能让价值观停留在理念层面。想要成功,必须确定目标,持续努力,实现目标,获得结果。
在系统的协同运行中,协同管理本身就需要不断地创新合作方式,创造性地构建成员彼此的合作关系。
愿意聆听
许多经理在发言时总是用很大的声音,让声音听起来掷地有声,并且习惯性地打断下属的讲话,让自己滔滔不绝。
事实上,对于管理人员而言,聆听的能力比以前还重要。松下幸之助把全部经营秘诀归结为一句话:“首先细心倾听他人的意见。”
管理沟通的倾听部分对整个组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对管理者来说,没有倾听意味着重大沟通损失。对员工来说,管理者不听或者缺乏注意力,意味着缺少被听见或理解的士气。(推荐阅读《陈春花:如何有效沟通?》
聆听的重要性更体现在协同管理中。如果管理者懂得倾听,不仅可以理解到企业内部成员的需求和愿望,帮助内部成员理解管理者的意图和要求;还可以理解到企业外部成员的需求和愿望,帮助外部成员理解管理者的意图和建议。
致力增长
因为管理者的增长型思维决定着组织的增长。许多领导者在意的是企业的规模或是当期的利润,但这两件事情并不是最重要的,对企业而言,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获得持续增长。
在高度不确定性的商业环境中保持持续的增长,需要企业能够构建更加广泛的协同发展网络。
2018年,小米成立八周年之际,估值已从2.5亿美元上涨到近400亿美元。小米无疑是一家成功的互联网公司。然而小米并未满足于这一点,而是在更早的时候,开始布局可能的增长空间。
在做手机的同时,小米跨界布局了智能家居领域,与合作伙伴打造了一个深入相关领域的价值网络,并借此创设了一个新的商业模型—小米之家,扩大了消费人群的认知边界。
懂得欣赏
优秀的管理者特别懂得运用赞美之道。一方面用语言赞美,来表达欣赏之情;另一方面用行动来表达赞赏。
比如员工取得绩效时,企业应给予相应的激励,安排适当的学习机会、好的工作环境,以及提供晋升的机会等,这些都是肯定和欣赏的表达方式。
真正有效的管理者,要让年轻人有机会成长。当管理者用欣赏和信任的方式,让员工去做事情时,结果往往出乎意料的好。尤其是面对需要协同众多利益相关者的任务时,管理者对于员工的授权和信任,会真正激发员工的潜能。管理者要付诸实际行动,给予员工“定心丸”,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,放手去做。
欣赏不仅仅是针对内部员工的,同样的作用也在企业外部成员中发挥。只要企业愿意给予合作伙伴欣赏,就会形成一种良性的价值网络并获得回馈。
转自公众号春暖花开